“精益”已经是运营工作的日常语汇,以至于各种运营改善流程几乎都会被贴上精益的标签。正因为如此,精益的意义往往因人而异。谈到精益,许多人会联想到丰田发明的生产系统,但是他们却以为精益仅限于根除浪费来降低成本。事实上,精益的意义绝不仅止于此。简而言之,精益生产整合了一整套原则、做法、工具与技术,用以解决运营绩效不佳的根源。精益是一套系统的方式,可以消除整个价值流的损失来源,以弥补顾客和股东要求与实际绩效之间的差距。精益的目标在于使成本、质量与交付能达到最优化,同时提高安全性。为了达到这个目标,
    
    精益试图消除运营系统中的三大损失来源:浪费(waste)、波动(variability)与僵化(inflexibility)
    
    浪费是指会增加成本,却无法增加价值的一切事物。一般来说,浪费有七种类型:过度生产、等候、运送、过度加工、库存、动作以及返工,通常还有第八种浪费:无法善用员工的技能与贡献来改善企业流程的绩效。丰田认为最严重的浪费是过度生产,因其一方面会造成损失,另一方面又会掩盖其他损失。一旦在运营流程中发现了任何浪费,就代表发生了不必要的成本。
    
    波动是任何偏离标准的情形,会对交付给顾客的服务或产品的质量造成减损。就原料而言,变异会导致生产出有缺陷的零配件或设备故障;就技能而言,变异会导致生产力损失,或是流程发生瓶颈,因而延长产品交付周期。
    
    僵化是指导致企业无法满足顾客变化的需求,且不需发生额外成本就能克服的一切障碍。假设你到家具店挑选一张新沙发,零售商告诉你要12周之后才能交货。其实制造一张沙发只要10——20个小时。之所以还要花掉那么多时间,都是因为僵化所造成的,比如等待零配件到货,或是要等一批布来裁剪或染色。如果你是在11月购买,希望在圣诞节拿到沙发,那么你就可能会换一家能及时供货的零售商。
    
    精益的三个目标与三个损失来源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。消除浪费有助于减少成本,消除变异可以改善质量,而消除僵化则可优化交付。不过,这是过于简化的想法;实际上,精益的目标与损失来源之间的关系要复杂得多。
    
    成功的精益转型计划本质上是全面的,它能同时解决这三种损失来源,无论这些损失是发生在组织内的哪个部分。精益并非只是优化个别的零件或流程,而是寻求改善整个系统。

作者:银河中国咨询


Go To Top 回顶部
快速咨询

电话咨询
400-800-9259
微信咨询
返回顶部